英伦对决

来自橘子笔记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
关玉龙出生于广西,参军当过特种兵。后移民越南,遇上战乱。乘船逃难时,遇上匪兵,两个年幼的女儿被投入大海,惨遭杀害。祸不单行,第三个女儿出生时,妻子又因难产而撒手人寰。

后来辗转移民并入籍英国,经营一家中餐馆,与女儿相依为命,艰难度日。

一天,已经年逾六旬的关玉龙驾车,送女儿前去参加聚会。女儿下车不到几分钟,现场就发生恐怖爆炸,多人当场死亡。关玉龙被气浪甩出几米开外,当场晕厥。醒来后,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唯一的亲人。

报社记者伊恩突然接到电话,来电人声称对恐袭负责,自称是北爱尔兰恐怖组织UDI的成员,并报上了在该组织分部的暗号。有关消息成为舆论热门话题,传遍世界各个角落。

英国反恐中心负责人罗姆尼,是个精明强干的黑人。他和他的手下立即行动起来,努力寻找恐袭的蛛丝马迹,希望顺藤摸瓜、早日破案,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。

通过分析爆炸使用的炸药,反恐人员判断该案确为UDI所为。进一步分析现场视频和照片,发现了恐袭所用车辆的牌号,还注意到一名恐怖分子腕部有许多明显的斑点。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重要线索。

此时,北爱尔兰第一副部长莱姆正在“失联”,其实正在与情人玛姬密会。开机后,妻子玛丽亚心急火燎地打进来,他才得知恐袭事件。

莱姆曾是UDI组织的重要头目,为了争取爱尔兰统一,积极鼓动恐袭英国,组织和参与了许多恐怖活动,双手沾满英国人的鲜血。他的几十名“亲密战友”至今还在英国的牢狱服刑。后来莱姆洗手上岸,跟英国政府合作,成为北爱尔兰举足轻重的政治明星。

英国政府内阁大臣一直同莱姆保持密切联系。爆炸案发生后,她致电莱姆,要求他查处恐袭案的凶手。莱姆要求英国释放在押的组织成员,以此提高他在爱尔兰人心目中的地位,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。内阁大臣没有同意。

莱姆对恐袭造成无辜平民伤亡极为恼怒,立即召开会议,要求有关部门彻查。他要求,对UDI组织掌握的所有炸药一一排查,看看谁的流失了出去。

制造惨案的恐怖分子全都躲在藏身之处。他们认为,这段时间千万不能出门,这样就不会被发现。

关玉龙每天都去反恐中心,询问恐袭案是否破了,追问凶手是谁。工作人员既同情,又不胜其烦。罗姆尼亲自接见了他,一番安抚之后,暗示他不要再来,以免干扰破案。

关玉龙对官方感到失望,心情低落到了极点,连续躲在家里,几天不出门。看着女儿的遗物,桩桩往事不时浮现在眼前。

莱姆接受电视台采访,被问到他对恐怖袭击的态度,并提及他以前曾是UDI成员的旧事。关玉龙看在眼里,心里燃起新的希望。他多次拨打莱姆办公室的电话,要对方告诉他凶手的名字。莱姆以及莱姆的秘书的答案总是一致的,都说莱姆自己也不知道。

中餐馆的女店员一直对关玉龙怀有深情,见关玉龙走不出低沉的情绪,经常来看望和宽慰。关玉龙表示,要将餐馆送给她。她拒绝了,但还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关玉龙。他步履蹒跚地钻进他的小汽车,毅然决然地离开,踏上吉凶未卜的寻凶之路。

来到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市,他住进一家狭窄陈旧的小旅馆。旅馆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,虽然年事已高,但是目光如炬。

在莱姆的办公室,关玉龙坚持要见莱姆本人。莱姆表示,他确实不知道凶手是谁。同时警告关玉龙不要再来,否则会采取措施。

关玉龙离开几分钟后,莱姆办公室旁的厕所发生爆炸。不久,莱姆的座驾上又发现炸弹。莱姆知道这是关玉龙的警告,于是派人搜捕关玉龙。

关玉龙正在旅馆里制造简易炸弹。莱姆的手闯进来,经过一番战斗,成功逃脱。对方之所以能够找到关玉龙的行踪,是因为女房东告了他的密。

莱姆感觉安全受到严重威胁,于是带着妻子玛丽亚,举家迁到郊外的农场。在这里,有几十个手下护卫,似乎是有安全保障的。

关玉龙还是找到了农场,不仅制造了几起爆炸,还拍下了莱姆跟玛姬约会的照片,发到莱姆手机上。

莱姆越来越没有安全感,安保人员从二十几人增加到了上百人。玛丽亚仍然不放心,不顾莱姆劝阻,气呼呼地去了伦敦,说是去同女儿一起住。

莱姆把在纽约工作的侄子尚恩,让他到代表自己去伦敦,找罗姆尼说明情况,因为他怕自己出面会引起爱尔兰人的非议和批评。

在伦敦,罗姆尼对莱姆动作迟缓表示不满。他提出,等莱姆拿到凶手名单后,要让反恐中心负责安排抓捕。

玛丽亚并没有去女儿家,而是住进了宾馆。尚恩来到玛丽亚的房间,关键时刻接到莱姆电话,要他赶回农场抓捕关玉龙。玛丽亚向他倾诉说,她的哥哥曾经是UDI成员,被捕后将要受刑。她请求莱姆协调放过他,莱姆没有答应。从此,她对莱姆怀恨在心。

(1776字,未完待续)